400-086-8583
新闻详情

浅谈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08-19 13:12作者:昆中校区  杜帅杰

课堂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和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能否有效吸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学生对要学习的目标不清楚,学习脉络主线不明确,知识网络不能延伸,能力层次出现断层,致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教学中传授的内容听课效率并不理想。这也造成课下虽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学习,但还是没有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老师对学生的听课方法和习惯进行调整,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分享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听课方法,用来改善学生的听课效果。

一、听看结合法

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听,一般指听提问、听讲解、听录音;看,一般是指看讲义、看板书、看多媒体文件,甚至看手势、形态。因为教师会借助这些板书、讲义、多媒体课件等,变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以听为主的方法协同调动听觉和视觉,不仅传递声音时能记忆抽象概念,同时可借直观图象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得听和看的内容和目的是和谐统一的,不会使听课时注意力分散。因此,相比不看只听,以看促听的效果会更好。

二、听思结合法

听,指的是被动地吸收,属于信息输入过程。思,指的是主动地思考,属于信息加工过程。采取边听边思的方法,学生可在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

故可由“费曼学习法”的原理出发,从这些方面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教材和知识点的重难点是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如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复述出来。甚至需要思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递进逻辑在哪里,以便于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老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优劣各是哪些,从而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只听不思考的录音机式学习,致使过程机械死板,并不能真正掌握,更谈不上培养创造能力、思辨能力。以思促听,才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故,听思结合法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

三、五官配合法

“五官配合法”就是指耳、眼、口、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动起来,协同参与到课堂听课活动,进而获得的感受会是多方面的,立体的。

耳到:听老师讲,听提问。做到不漏听、不错听。

眼到:看课本、看板书、看老师的表情,观察要细致。

口到:口说、朗读、复述、回答问题,做到语言精练但准确、全面。

手到:做笔记、圈重点、做练习、写心得。不怕辛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脑到:动脑筋,积极思维、心力集中,思考教学逻辑、知识结构,自己的薄弱点。

“五官配合法”的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这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灵活根据老师要求,适时地调整听课方法。因而,对学生要求会比较高,同时对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因而,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不仅需要授之以鱼,更要擅长授之以渔。

四、标注记忆法

不管一个学生记忆力多么强,还是书写速度多么快,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因此,必须采取记笔记的方法对学习的内容记录。而通过做笔记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符号帮助记录,甚至可以借助红蓝黑不同颜色的笔,符号的形状、数量进行差异化记忆。比如,荧光笔用来画所学知识的结构。红色笔可记录和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像考点、重难点、易错点等。蓝色笔可对平时课堂练习修改正确答案,分析错题原因。黑色笔可用于平时板块知识点的记录和课堂练习的作答。考点可用红色五角星标记,重点词语、句子可用方框圈出来,疑难问题可用红笔三角形中加感叹号等标记。建议在课堂上记笔记时,符号数量最多使用三个,并根据必考、常考、偶尔考分类加以区分。符号种类和数量过少会使得内容的层次和区别不太明显,过多可能会分散精力,反倒会降低听课效率。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使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

五、要点取舍法

老师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会遇到与教材、所学知识点关系不大拓展的内容,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由于课堂的时间很有限,教师教学计划实施并不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去调整。只记重难点,去掉无用信息,因而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知识框架的要点进行听课和记笔记,比毫无重点盲目地全部记录,不仅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强度,更能避免精力分散导致做很多无用功。

六、积极参与法

多年实践教学证明,越是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学习进步的速度就越快、学科成绩也更好。但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知识的输入过程非常被动,导致课堂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听课一定要积极地参与,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思考,对老师安排的教学活动积极响应。这样不仅能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能理解学习内容的核心,因而听课效果更好。

七、温故而知新法

温故而知新法,就是把新知识的概念或结论搞明白,也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明白。对新旧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这种方法既研究概念间的规律和异同点,也对学科的发展历史有些了解。

概念的表述(含义、公式、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才是概念之本。通过搞清新概念的由来和延伸的过程,能够抓住概念学习的本质,也是对概念学习性质有效的方法。舍本逐末,学到的就是死知识。虽然能够根据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把识记类的题目解决,但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概念学习时,必须注意表述的科学性。对叙述的概念进行肢解成几个关键的词语,是概念学习过程的关键。这对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此过程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这是对目前新课改现实情况下,听好课的重要方法。

八、明确目标法

针对目前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而言,中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在半节课左右。因此,不管是上新课,还是进行复习课,学生一定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进而及时发现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还不懂的,并把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更强。预习时掌握并且熟练的,再听一遍等于又复习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仍然不懂的,更应该认真地听,以便解决疑问。如果老师讲了还没有弄懂,还可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目标的听课,往往比三心二意的听课效果更好,甚至能通过听课解决疑难问题。

九、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质疑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使思辨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平时不管是对老师的讲解,还是在对教辅的学习都要有质疑的思维。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参考资料的阅读,有不同看法的,也要提出疑问。养成质疑习惯后,不仅能使听课者集中注意力,而且会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心,更愿意提出问题。

十、存疑听课法

对听课中的疑难问题,不一定要马上打断讲课,可以先记下来,待课后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一方面能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就像去往罗马的大路不止一条一样,具体到个人的高效的听课方法事实上并非是如出一辙、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好的方法必须是能够适应所要学习的内容,自身的掌握程度和擅长的接收方式等。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界环境会影响结果,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启蒙者,也要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通过传授高效的听课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使用这些方法,甚至创造性的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总而言之,只要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分享到:
 
 
ABUIABAEGAAgvJPxgQYooK-NBTDTAzjjCA